2011年10月30日 星期日

M2Tech hiFace鄉民數位流的敲門磚

 
自從上次發現我的SACD Player在當轉盤運作聲音會比當純DAC聲音還差後,就開始尋找是否還有其他的組合可以將系統的聲音調整到最好。過程也有試過拿其他轉盤數位輸出給SACD Player,但由於一般轉盤輸出都是CD格式的44.1khz,而且轉盤本身數位輸出的能耐也有很多不同的差距,試了半天都沒有什麼很大幅的改善,因此就開始試著尋求其他的解決方案。



剛好我的SACD Player除了可以當一體機與轉盤外,還可以單獨當DAC使用,其中DAC部分還可以接收USB的訊號。USB端子插上去之後不需要驅動程式就可以直接使用,可以確定就是synchronous USB,而且在Audio Midi Setup中也只能到達48khz而已,遇到高解析檔案就無法將實力完全發揮。


由於SACD Player看規格書標示著光纖與SPDIF的輸出明明就能吃到24bit 192khz的規格,但在USB的接收訊號卻只能到16bit 48khz,就開始考慮是否有其他方案可以將訊號轉變為更高規格的數位輸出給SACD Player的DAC吃進去。而由於手頭上只有Mac系統的電腦,而Mac與Airport Express的toslink輸出品質又是舉世聞名的惡劣,因此目標就鎖定在1394或asynchronous USB的介面。關於這種轉換數位輸出的產品市面上還不少,最知名的當數Weiss的INT202/203系列,然而價格過於高不可攀,而且還無法確認用上這樣價格的產品聲音能夠改善多少。


經過一些搜尋後,發現M2Tech hiFace這個產品USB轉SPDIF的轉接器似乎評價還不錯。雖然我是抱持著相當的懷疑態度,儘管號稱使用非同步USB傳輸加上內建兩個時鐘大幅降低jitter,但講的再怎麼天花亂墜,畢竟以這樣的體積加上又是USB本身供電,我想頂多就是美金定價150元的聲音水準。然而以弄來玩玩來說成本還不算是太高昂,加上驅動程式又能夠支援到Mac OS 10.7 Lion,而SPDIF輸出的規格也能夠上到24bit 192khz,剛好也是我DAC能夠提供到最高的規格了,因此就上首都音響的網站訂了一支。


首都的效率很高,下標匯款之後隔天就收到了,外包裝小小一盒,連首都的保證書都放不下去,還得另外放在包裝盒外面。拆開來後hiFace本身體積確實小的嚇人,頂多就是個打火機左右的大小。


整體做工相當不錯,SPDIF介面的接頭還用鍍金材質,以這價位來講真是用料夠猛了。


在M2Tech網站下載驅動程式後先進行安裝,安裝驅動程式後,確實可以在系統偏好設定中看到多出來新的網路介面。透過Audio MIDI Setup也可以看到確實hiFace輸出可以達到192khz的格式。


由於從來沒有玩過數位流,連播放軟體跟Mac OS該如何在哪裡設定都完全沒有頭緒,唯一知道的就是iTune沒辦法支援高解析檔案,若要播放就非得找其他的軟體或者外掛。只好臨時抱佛腳在網路上搜尋了一下,嘗試了幾個軟體之後,有兩個軟體覺得用的比較習慣。


在Mac上最常見的播放軟體當屬Amarra,這是一個iTune的外掛,透過Amarra可以讓iTune播放高解析檔案。可以看到支援程度上達192khz。而在DAC端,面板也顯示著目前達到了192khz的傳輸狀態。


Amarra最大的優點就是與iTune的整合度較高,可以搭配iPad或iPhone中的Remote使用。但缺點就是受限於iTune無法支援flac與ape等檔案格式(雖然會用這些格式幾乎都是非法下載.....)。當然如果需要iTune支援flac,目前市面上有許多解決方案,但包括Fluke等外掛都無法解決高解析檔案的格式。在Fluke官方網站開宗明義就說明了"Only 16bit/44.1KHz files play fine."。這時候另一個軟體Decibel我覺得也是相當不錯的選擇,幾乎絕大多數的檔案格式都支援播放。唯一的缺點就是無法與iTune同步,使用iPhond或iPad透過Remote進行播放控制,但也是很平價的選擇。


但不論是Amarra或者Decibel都有一個相當聰明的優點,就是對於不同來源的解析度檔案,會自動切換為該解析度檔案的取樣頻率。例如我播放96khz資料格式的檔案,就可以看到DAC的面板切換為相對的取樣頻率。


如果播放更高取樣頻率的檔案呢?在我這裡對的嘗試是播放24bit 384khz的超高解析度測試檔案(在MSB官方網站可以下載),M2Tech hiFace會自動將檔案降為192khz播放,聲音正常播放。但如果是較低取樣頻率的檔案硬在設定中提高取樣頻率,有些時候可以正常播放,但大多數聲音播放都會不正常,有時甚至還會有破音的狀況。總之狀況沒有一定,可能還是要搭配不同組合嘗試了才會知道。


如果想要花少少的成本嘗試一下高解析檔案,或者想踏入數位流卻又不想買極為高檔的USB DAC,抑或手上已經有一台不錯的SPDIF介面DAC卻苦於無法播放數位流,M2Tech hiFace算是很輕鬆作為敲門磚的設備。畢竟以Reference Recording所發行的HRx格式檔案為例,目前能直接播放的器材僅有BladeliusEmblamini-Zenith征宇科技mz-CD3.2HRx或者Boulder1021 Disc Player等等。除了這些可以直接播放的器材外,還有另一種直接讀取HRx格式直接進行高取樣頻率數位輸出的轉盤,例如PS AudioPerfectWave Transport或者MSBDATA CD IV等等,其他相關的解決方案還可以看HRx官方網站的說明文件。但平心而論,這些設備的價位無不令人咋舌,絕大多數光單台機器就超過我整套系統的價格了,實在說不上適合來嘗鮮玩玩看。


反觀M2Tech hiFace價格還算便宜,缺點可能就是僅靠著USB介面支撐,插上去顯得太過鬆垮(但相對應的優點少了USB線材);另一個問題就是電源僅靠USB介面供應,也許搭配外接電源且供應安培數夠高的USB hub會有更好的表現,但中間多了一段USB線材的變因,結果還有待嘗試。但至少這是同時符合我"價格便宜、asynchronous USB介面,至少24bit 192khz的數位輸出格式、SPDIF同軸介面、驅動程式支援Mac OS 10.7 Lion"等要求,又是義大利製造。儘管聲音沒辦法飛天遁地,跟SACD Player內建轉盤比起,直接播放16bit 44.1khz的檔案還是完全無法相比,就是美金150元的水準,然而以作為高解析數位流嘗試的敲門磚,我想已經是綽綽有餘了。

後記: 經過USB Prober的驗證後發現,M2Tech hiFace並非使用完全正統的asynchronous USB的作法,而是bulk mode實作。嚴格上來說雖然不能算是asynchronous USB傳輸,但又不能說他不是用asynchronous USB的方式工作。


2011年10月29日 星期六

傳奇的指揮家 霍倫斯坦(Jascha Horenstein) - 上

一般只要提到所謂「被遺忘的指揮家」,往往都是指那些鮮少人聽過或者是唱片發行量極少的指揮家。但本篇所要介紹的指揮家,他的錄音在市面上其實並不罕見、某些演出更是俱備超一流水準,但卻很少被注意或提及。這位指揮就是霍倫斯坦。

約夏‧霍倫斯坦(Jascha Horenstein)在6 May [O.S. 24 April] 1898出生於烏克蘭(Ukraine)的基輔(Kiev),2 April 1973於倫敦去世。出生時的烏克蘭當年尚屬於帝俄,母親是奧地利人。在1911年時舉家遷往維也納定居,直到1916年以前,都在維也納音樂學院師從 Joseph Marx學習音樂理論,另外也與Franz Schreker學習作曲。除了作曲之外,霍倫斯坦也擔任小提琴手。之後因為老師Franz Schreker到柏林的音樂學院(Hochschule für Musik)擔任主任,霍倫斯坦也跟著搬遷到柏林。其他跟著從維也納前 往柏林的作曲課程學生還包括Alois Haba、Karol Rathaus與Ernst Krenek。在柏林期間,霍倫斯坦經由妹夫 -- 俄羅斯鋼琴家Leo Sirota的引見,加入布索尼(Ferruccio Busoni)的社交圈,而這個團體的成員還包括Kurt Weill、Dimitri Mitropoulos與Maurice Abravanel。

這段早年的歷史時間並 不確切,只知道霍倫斯坦與合唱指揮Siegfried Ochs一起工作,並擔任他的助理。首次登台指揮則是1922年指揮維也納交響樂團(Vienna Symphony Orchestra),而當時的確切曲目是有爭議的,傳言曲目包含了馬勒第一號交響曲,但是直到霍倫斯坦去世多後這個爭議還是沒有結束。1923年霍倫斯 坦在柏林的合唱團擔任指揮。霍倫斯坦個人圖書室的馬勒第三號總譜上還有工整的德文題字寫著『送給我們指揮霍倫斯坦的生日 -- Gemischte Chor Groß-Berlin 1923年5月6日』。擔任合唱指揮的這段期間,受到了福特萬格勒(Wilhelm Furtwängler)的注意,並於1922年起擔任福特萬格勒的助手,並協助排練柏林愛樂(Berlin Philharmonic Orchestra)。

1927年時,福特萬格勒邀請霍倫斯坦負責位於法蘭克福的ISCM Festaval的音樂節預演,曲目包含尼爾森第五號交響曲與巴爾托克第一號鋼琴協奏曲。接下來1920年代末期還與柏林愛樂合作許多演出,曲目包含馬勒 第五號交響曲、布魯克納第九號交響曲,甚至還有一些新作品,包括Karol Rathaus、Max Butting、Kurt Weill與Alban Berg。

1928年到1929年間,霍倫斯坦完成了他最初的第一批錄音,曲目包括馬勒弔亡兒之歌(與 Berlin State Opera Orchestra合作,獨唱者為Heinrich Rehkemper,這也是他第一份錄音)、布魯克納第七號交響曲(與柏林愛樂合作,這也是第一份布魯克納交響曲的電氣錄音)、海頓驚愕交響曲、舒伯特第 五號交響曲、兩首莫札特序曲、以及荀白克改編的兩首巴哈chorale-preludes(創作於1922年,這也是此曲的首錄音)。這些演出可以聽到這 位年輕指揮大型架構作品的卓越控制能力,特別是布魯克納。其中澄澈的管弦音響也揭露了之後霍倫斯坦的個人特色。

而後 因為福特萬格勒的推薦,使得霍倫斯坦從1928年起開始擔任Düsseldorf Opera的首席指揮,隨後晉陞為音樂總監(Generalmusikdirektor)。但之後因納粹要求猶太人從所有官方單位離職,霍倫斯坦因此於 1933年三月開車離開德國。但霍倫斯坦其實從一開始在Düsseldorf就任的這段期間就已經開始遭受攻擊了。然而這段期間霍倫斯坦依然與他的樂團們 不斷地擴充新的曲目,包括1930年Berg的Wozzeck、與1931年Janacek的From the House of the Dead。在這個期間霍倫斯坦的身邊總是充滿著不受控制的敵意與當地強烈的反猶太氣氛。

相較於同期的指揮如賽爾 (George Szell)與史坦柏格(WIlliam Steinberg)分別於布拉格與法蘭克福的職位,專業能力的競爭可能也間接使得抨擊更為加油添醋。然而傳統歌劇院的晉陞方式是從指導員與伴奏者開始, 接著經由擔任各種不同的職務最後才到首席指揮。但霍倫斯坦並不是以傳統的方式站上Düsseldorf的指揮台,更確切的說,霍倫斯坦除了靠著福特萬格勒 的背書外,就是靠著他在指揮交響曲時展現的高超能耐,才能直接從這個位置開始做起。

除了1929年首次到法國、 1930年初期去過蘇聯外,接著就是1933年三月離開德國來到巴黎了。以巴黎為基礎,霍倫斯坦開始四處擔任客座指揮,地點遍佈華沙、莫斯科、列寧格勒等 地。在俄羅斯期間,也繼承了一次世界大戰以前,從馬勒本人、弗萊德(Oskar Fried)以降,到1920與1930年代期間由華爾特、克倫培勒、Stiedry與Zemlinsky所逐步建立起的俄羅斯馬勒傳統。霍倫斯坦也與蕭士塔高維契對馬勒的興趣而彼此建立了關係。

這 段漂泊的期間,霍倫斯坦甚至於1937年與Ballets Russe de Monte Carlo從澳洲、紐西蘭到巴勒斯坦。1938年間還與托斯卡尼尼、史坦柏格共同參與了巴勒斯坦交響樂團(後來成為了以色列愛樂)。而兩個事件相當諷刺的 同時 發生在霍倫斯坦的身上:他是在發生排除華格納音樂的歷史事件之前,最後指揮巴勒斯坦交響樂團演出華格納的音樂的指揮家。而五年前,一場華格納逝世五十週年 紀念中,一場幾乎遭受辱罵般批評的音樂會,確也是他在Düsseldorf的最後音樂會。

被迫於猶太人的身份,霍倫斯坦於1940年逃往美國後,開始在紐約的社會研究新學院(New School for Social Research,現更名為New School University) 教授。儘管霍倫斯坦在1940年代初期就成為了美國公民,然而此時在美國的演出卻是非常非常稀少,只有1942年與1943年在紐約有過極少的幾場音樂會 演出,除此之外還有在芭蕾學院(Ballet Theater)有過幾場演出。另外也協助老克萊巴(Erich Kleiber)於1944年在墨西哥市舉辦了一系列的音樂會。紐約大都會歌劇院的前員工

霍倫斯坦在歐洲與美國的聲望基礎截然不同。在歐洲,霍倫斯坦主要是在二戰大戰末期後許多公開現場演出所建立起的。而在美國的聲望,則是從1952年第一張於Vox發行的錄音後建立的,而這些早期的LP唱片也讓美國民眾有機會聽到這位大師獨特的聲音。

而儘管霍倫斯坦的保留曲目相當廣泛,然而最受樂迷們矚目的依然是他身為現代音樂的先驅與馬勒專家的身份。

2011年10月23日 星期日

Fremaux指揮的馬斯奈"領袖"

說到小弟的荒島唱片,就一定要列入這張領袖。最初只知道這張唱片錄音非常發燒,傳說中的音場穿牆而出深入對街盤。後來順手買了張老K版,才驚訝於當年EMI全盛時期驚人的錄音技術,而伯明翰市交響樂團(City of Birmingham Symphony Orchestra)樂團的音色與伯明翰市音樂廳優異的效果,更是被錄音師Stuart Eltham和Neville Boyling清楚的捕捉進錄音中。

慚愧的是,我竟然是聽了這張唱片,才認識了"領袖"(Massenet: Ballet Music “Le Cid”)這首作品與Louis Fremaux(1921~)這位在數位時代不甚知名法國指揮。作品本身旋律輕快朗朗上口、節奏緊密,且配器之華麗不下於白遼士、林姆斯基高沙可夫等作曲家。其他補白曲目更是相當值得一聽。

由於實在太愛這張演出了,認識這張唱片後,除了較難買到的早期CD外,能夠比較到的版位大概盡量都買來比較過。說到各種版位,市面上最常見的版本,當屬這張Klavier重新發行(編號KCD-1007)的唱片。嚴格來說這張在轉錄水準、壓片品質與價格來說也是最為均衡合適的。


除了老K重發之外,目前已知中價位與低價位還有兩個EMI本身的重發。例如下圖的CLP系列



聲音最糟糕的低價系列(EMI 39864781)



血淚的24K金版,售價近千,但聲音比沒有K金的老K普通版還糟糕。



目前比較後聲音最佳的XRCD版,雖然要價破千,但若您也愛這場演出,就買這張吧。印象中還有另一張早期日本版發行的XRCD,不過聲音沒有比較過就是



不過後來開始聽黑膠以後,當然也不會放過這張唱片的黑膠演出,無奈實在不容易買到,一開始只有找到老K發行的LP復刻版(Klavier KS522)。就算是重刻片或者是當年發行的復刻,聲音都比所有CD版本好上許多,響板等打擊樂器彷彿要跳出來一樣



歷經不短的時間等待,終於在拍賣上出現了這張EMI重發過的HMV Greensleeve系列 (EMI ESD 7040) 這系列以知名的綠色渦卷葉片封面設計而聞名,但聲音卻不如老K重新轉錄後的效果



後來好不容易才收到了這張首刻版,隸屬Studio 2 Stereo系列 (TWO 350)。聲音已屬所有版本最佳,弦樂的質感細密,定音鼓鼓皮彷彿在眼前彈跳一般。印象中似乎還有另一張編號為EMI STZ1213的四聲道黑膠,不確定是否為同時發行或者和者為真正的首版。還請知道的朋友們告知。

參考連結
樂音唱片行的介紹

2011年10月12日 星期三

DRC(Digital Room Correction)試用

這個週末聯絡上了drunkenlife兄,邀請他來到小弟寒舍進行測量並試用了DRC(Digital Room Correction)。如果您不清楚什麼是DRC請參見這篇

由於適逢奈格颱風帶來共伴效應,前一天晚上風大雨大的,我還在擔心是否測量當天會造成影響;加上家裡樓層並不高,旁邊又是捷運工地,還得祈禱測量時捷運工地別動工。

當drunkenlife兄到達時,只看著他拎著大包小包的行李箱與腳架等器材,實在令小弟太不好意思了。到了寒舍後,先進行簡單的測量,所幸背景雜音大約只有50多分貝,還算安靜。接著開始安裝設備,與初步的量測。接著就是退出房間,只留下器材,開始正式的測量。

測 量的結果大約在100Hz以下有著嚴重的駐波,而在100Hz到200Hz上下又有一個嚴重的凹陷,之後中高頻還算平順。左右聲道在中低頻段則是音量不 均,原因可能是出在房間右後方的門打開著,使得左聲道的直接音絕大多數就直接從門口出去了,而右聲道的聲音卻只能持續在房間中迴盪。整體而言跟長期以來的 聽感確實也相當接近。

經過一番計算後就是重頭戲DRC上場了,採用的設備就是drunkenlife兄自備的電池供 電DAC/ADC以及MacBook Pro。結果測試的音樂還沒有撥幾首,馬上明顯聽出聲音有巨大的差異。連續播放許多音樂並反覆切換,都能夠感受到DRC驚人的威力,整套系統就像吃了仙丹 一樣。不但惱人的駐波消失了,而且樂團鮮活度極高,音場開闊。

首先拿出Mutter的小提琴進行測試,光是開關DRC就已經顯現出驚人的差異,小提琴音色的質感與細節無所遁形。而更驚人的是連弓與弦摩擦的弦音都聽的到,這聲音不同於平常透過琴箱共鳴發出的弦聲,而是需要在解析力極高的錄音與系統上才有辦法聽到。

換 上大編制,首先是先聽RCA發行Fiedler指揮Boston Pops Orchestra的敲擊卡門。不過可能受限於擴大機推力,速度感還差了一些些,但效果已經相當驚人了。緊接著聽Telarc發行Paavo Järvi指揮的春之祭,這是一張電平偏小但動態極大的錄音。原本平常聽音樂開大聲時,擴大機表頭大約都轉到60,音量大約是80分貝左右。但接上DRC 時,就算擴大機表頭轉到將近80,此時估計音量可能已經超過90分貝了,但整個聲音依然非常穩定且平衡,完全不會感受到一點吵雜感。後續

接 著換上鋼琴曲,首先聽了drunkenlife兄原本就準備的RCA發行Rubinstein演奏的蕭邦夜曲,魯老浪漫的琴音與寫意的詮釋,幾乎讓人忘了 在聽音響,而完全專注在音樂之上。小弟接著拿出另一個也飾相當精采的演出,是由Philips發行Arrau演奏的蕭邦夜曲。這個版本錄音極考高頻,且是 在大會堂進行錄音,整個空間感與堂音也是相當考驗系統。而阿勞的呼吸聲以及指甲撞擊琴鍵聲(我懷疑這可能也是袖子扭扣撞擊發出的聲音)更是清楚許多,讓人 彷彿感受阿勞就在面前演出一般。
 

接 著輪到人聲曲,不論是小弟最喜愛的BIS發行鈴木雅明指揮Bach Collegium Japan的巴哈B小調彌撒,或是durnkenlife兄帶來的放牛班的春天,每個歌唱者定位相當清晰。若此時將DRC關閉,似乎舞台就往下凹陷一般, 整個樂團往下陷進去。但如果將DRC開啟,樂團的聲音又從凹陷的舞台下抬起。
 

最 後durnkenlife問我有什麼喜歡的音樂,但小弟喜愛的音樂實在太多了,難以選擇。隨手就拿了最近很常聽的Decca發行Blomstedt指揮 San Francisco Symphony的舒伯特第九號交響曲。由於Blomstedt掌握弦樂部的質感與音色就已經是當世上乘,配上這個Decca的發燒錄音,弦樂部出乎要從 喇叭跳出來一般活生感,完全捕捉到Blomstedt指揮的精髓。可惜就是因為弦樂部的低音部隊錄音太好,加上定音鼓猛力敲擊,而舊金山交響的音樂廳 Davies Symphony Hall又是個殘響偏重的地方,只要系統解析力一不足,就會導致弦樂低音部音色非常混濁。但在DRC的加持下,重現了Blomstedt精采的美聲。

幾 番試聽,幾乎可以確定DRC是個極為有效的工具。測試過DRC之後,接著就嘗試看看目前現有系統是否能夠支援DRC。經過稍微的比較,小弟的訊源看來在 DAC jitter這方面過關了,且雖然USB介面並不是非同步模式,然而透過PLL模式還是可以將jitter壓低到一定程度;若是將PLL關閉,雖然聲音也 不差,但相較之下細節就比較少、而且聲音也變得比較軟,很明顯就是受到jitter的干擾。但訊源上面提供的USB端子只能支援到16bit,照 drunkenlife兄的說法,DRC至少需要能夠支援到18bit以上的DAC才能工作(除非要將CD訊源砍掉兩個bit降為14bit工作,但聲音 可想而知會損失多少)。而Mac的光纖輸出又是出了名的糟糕,基本上只能忽略不看。因此在小弟的環境看來只能尋找如Weiss INT202/203這種Firewire 1394轉S/PDIF介面的數位轉換器,不然DRC要在小弟的系統上看來是無法直接工作的。聽說M2tech HiFace也能夠將jitter降到非常低,但以他這種USB直接供電的工作模式看來,實在令人很難有信心,可能需要有機會再比較看看。

過 程中我們還順便比較了轉盤的抗jitter能耐,拿同一首錄音同時比較USB端子輸入、以CD轉盤直接類比輸出,等於就是用一樣的DAC來比較差異。確實 當使用轉盤時jitter的表現就沒辦法像USB介面輸入一般穩定,但也是相當不錯了。在比較CD轉盤的同時,還使用了這張燒錄的唱片進行比較,確實最後一首就是相當明顯的變差,就算是超級轉盤也是難逃這個問題。聽說如果是VRDS的轉盤就可以解決,也許有機會可以試試看。



整體來說,其實DRC我想概念上有點類似Accuphase DG-48, 只是這樣的產品價格上實在太難以讓人親近,而且限制也較多,若要進行更為精細的調整就沒有辦法了。反觀DRC只要有一台夠格的DAC搭配Mac Mini就可以搞定,相較之下更是平價的solution,唯一的遺憾就是無法支援SACD與黑膠。SACD畢竟受限於Sony禁止DSD數位輸出的限 制,有其先天限制;而黑膠則是因為本身就是只有類比輸出,使得DRC在這些領域內短時間內看來還是無用武之地。

我想 像是Accuphase DG系列的產品既然都能夠存在,加上在AV擴大機的領域中,所謂空間校正的功能也是相當常見,且DRC本身就是Open Source的一種solution,我想也許可以結合Embedded Linux發展成為一個音響產品(但也許GPL License的問題就需要再討論了)。但總之在這個階段我想還是需要讓大家多知道DRC的好,畢竟傳統音響觀念中總認為多一個香爐多一隻鬼,DRC的效 果還是需要親耳在自己系統上聽了才知道。更何況甚至要使用者拋棄轉盤直接使用Mac作為音樂聆聽的訊源系統,我想對於傳統音響迷的接受度目前看來可能還不 是很高。但仔細想想這樣的作法不過就是數位流嘛?如果不屑採用Mac卻反而相信高價的音響廠牌製造的機器,這可能也是現今扭曲的音響M型市場存在的詭異現 象吧。

最後DRC這東西,只能說此毒之驚人萬無可解,可惜的是因為時間因素沒辦法繼續透過DRC欣賞音樂。若是您對於所謂空間調整這種事情感到疲倦,或者怎麼處理都使不上力,也許可以試著聯絡drunkenlife兄到您家試試看,我相信能夠讓您重新認識您的系統的。

備註: 由於小弟房子屋齡超過十年,家中的插座迴路並沒有地線,這也是困擾我許久的問題。drunkenlife兄臨去前,還教了小弟一招接地的好方法,這就留後有機會再述了。

相關連結
drunkenlife兄的blog
dunkenlife兄的DRC網站
DRC官方網頁